文化建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建设 > 正文
泗县:厚植运河文化底蕴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2021-01-08  宿州文明网

   

  2020年,泗县运河岸边再次出土一尊石兽。据泗县文物部门介绍,该石兽与2018年出土的运河石兽造型相似,毛发和嘴部造型纹饰略有区别,外型同样精美。目前,这尊石兽已经被放进泗县博物馆保存展览,供游客参观。

  石兽所在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泗县俗称汴河)全长约28公里,被称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活态运河”,是安徽继黄山和西递宏村后,成功入选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泗县将围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一宝贵遗产,逐步把运河打造成为富有文化内涵、地方特色和观赏价值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据了解,该石兽与2018年4月出土的运河镇水石兽原都位于泗县东八里桥上。文革期间,因“破四旧”被从桥上推下去。在2013年泗县运河申遗期间,泗县对运河两岸环境进行清淤管护,石兽被工作人员发现。为防止运河文物破坏遗失,附近村民苗宗飞、秦习武将石兽埋了起来,后期由于村庄拆迁,埋藏地点渐被遗忘。

  近年来,随着泗县大运河保护利用和运河小镇建设工作的推进,该县开发区管委会、县文旅局一直十分注重文物保护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安排下辖社区和文物管理员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政策,居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不断提升。2020年4月初,在植树过程中,秦习武发现了以前埋藏的石兽,于是急忙向社区报告。社区负责人随将这一情况上报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县文物管理中心一行人员和村民的帮助下,一尊造型精美的运河石兽得以出土。

  石兽的出土对泗县运河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泗县积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发展,也体现在文化的振兴。为了更好的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该县加大对运河的保护传承力度,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水域岸线利用合理、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水生态持续向好、河道两岸持续增绿、水事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的目标。同时大力挖掘运河文化的特色,发展创意文化,着力打造运河文化带和运河国家公园,为全县文化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成效显著,泗县文旅局积极协同相关单位开展泗县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方案编制、大运河泗县段保护展示提升工程、大运河泗县段黑臭水体环境整治等一批重点项目。完成大运河东段考古勘探,与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所积极协调筹建安徽大运河考古工作站,着手开展大运河泗县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编制。同时,策划举办了泗县四大文旅片区历史文化展,接收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书法作品等各类物品100余件。(中安在线宿州频道 通讯员 贺微微)

编辑|一审:代璐
二审:李媛媛
三审:李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