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李明,男,23岁,共青团员,灵璧县下楼镇人,北京工商大学在读研究生。
事迹简介:对于每一名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来说,能够型成功捐献一次造血干细胞已经很了不起,而能够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更是极为难得。在灵璧下楼镇就有这么一位“95后”小伙,2021年6月、2022年1月先后两次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凭着本人坚决果断的捐献意愿、骨髓库工作人员的积极协调,创下了安徽省从通知到捐献的间隔时间最短的新纪录,履行了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时的生命之约。
正文:
李明在2021年6月9日首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当时他还在安徽工业大学读大四,为了救助这位和自己HLA配型相合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他带着笔记本电脑在医院注射动员剂期间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再稿。时隔仅7个多月后,第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他已经是北京工商大学的一名在读研究生。
时间回到2021年4月27日,当时正在进行毕业设计的产品性能测试的他,接到马鞍山市红十字会的通知,他的骨髓与一位患有白血病的年轻父亲匹配成功,并询问他是否愿意进行捐献。早在大二的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他就了解到了一些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并报名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所以他同意了这次捐献。
在作出捐献决定后,李明告知了父母。父母的担忧自然是少不了的。他向父母科普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在经过不断的沟通后,最终与父母达成了共识。父母也为儿子的善举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2021年4月末,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清淡饮食、认真锻炼、规律作息,为骨髓移植做准备。经过了配型吻合的再次确认、全面体检后,6月4日,李明前往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每天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为捐献做准备。
2021年6月9日,历经5个多小时,他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分离出15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为他人的生命续航。
2022年1月7日下午,李明接到市红十字会电话,了解到患者病情复发,询问是否愿意第二次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李明没有丝毫犹豫的同意了这次请求,尽管距离他上一次捐赠仅仅过去了半年。一天后,李明再次接到电话,那边告知医院准备1月24日移植造血干细胞,需要1月19日入院注射动员剂,之前还需要捐献前体检,时间十分紧张。这次,李明的同意同样很果断,尽管他后面几天每天都有期末考试,他还是从中抽出了时间去联系好的空军总医院完成了体检。从1月10日通知捐献前体检到1月11日完成体检,从1月17日体检结果确认合格到1月18日捐献正式通知下达,从1月19日李明坐上北京到合肥的高铁连晚入住造干采集医院,再到1月24日实现捐献,凭着李明本人坚决果断的捐献意愿、骨髓库工作人员的积极协调,李明这次捐献创下了安徽省从通知到捐献的间隔时间最短的新纪录。
李明当志愿者以来累积献血400毫升,两次共分离捐献约3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而且他还是班级里的组织委员,为社会奉献的同时也为班级同学默默付出;读研期间也与同学科普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义并鼓励室友积极献血、加入中华骨髓库,为患者获得新生增加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