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王财政,男,28岁,中共党员,泗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
事迹简介:2021年4月12日上午,经历四个半小时的血液采集,王财政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顺利捐献288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血液病患者送去了康复的希望,也成了安徽省第30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财政不仅是血液和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还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进行了器官、眼角膜捐献登记。至今已累计献血5000ml,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正文:
8年献血5000毫升,他用鲜血点燃生命的曙光
王财政,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9月入伍服役于三亚海军某部。2020年12月退出现役,成为泗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受家庭影响,他从高中时期便有了无偿献血的想法,奈何受年龄限制,一直未能完成心愿。为了弥补缺憾,大学期间王财政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至今已累计献血5000ml。
听到志愿者介绍捐献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他又萌生了做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念头。2018年9月,即将前往部队服役的王财政及时联系了市中心血站,详细询问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流程,并在入伍前的最后一次献血中主动留下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上大学、参军服役以及参加工作,王财政一直没有停下献血的脚步,2020年12月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服役期间,王财政加强训练,努力学习,凭借出色的表现和能力,受到所在部队嘉奖一次。
部队经历让王财政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也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王财政同志从部队退役后,于2021年8月进入泗县卫健委工作。在疫情指挥部办公室信息中心工作以来,他不怕苦不怕累,高强度工作,与同事一起确保疫情防控信息24小时及时发布。
捐献造血干细胞,他成就了一个家庭新生的希望
2021年初,王财政突然接到了市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有一个身患血液病的中年女性,与他的血型初配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这位患者的生命。
救人,是十万火急的事情。接到电话的王财政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表示愿意捐献。由于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高分辨检测、体检、捐献等资格筛查要同步进行。他坚决服从安排,市红十字会启动绿色通道,确保捐献各项环节顺利进行。
2021年4月7日,王财政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注射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12日上午,经历四个半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王财政成功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接力”,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88毫升,助力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王财政住院期间,在北京的患者家属通过中国红十字会转寄了一封亲笔感谢信,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激之情。其中“天各一方,素昧平生,而您却用宝贵的血液拯救她的生命,患难恩情,没齿难忘,再生之德,唯望日后有缘相聚”的语句让人泪目!王财政特别提到,在整个捐献全程都没有任何紧张,却被这封感谢信打动得热泪盈眶。
退伍不褪色,他的行为赢得广泛赞誉。“能够延续别人的生命,感觉很神奇,也很自豪。”王财政说,通过这些天的捐献经历,更加感觉到生命的意义,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来,点燃生命之光。
“王财政是好样的,通过几天的接触,我发现他骨子里刻着军人的坚毅和勇敢,有担当、讲爱心、乐奉献!”科室同事纷纷为他的大爱点赞。
疫情信息千头万绪,他用奉献彰显军人本色
自2021年8月进入泗县卫健委以来,王财政便直接进入到疫情指挥部办公室的信息中心工作,主动参与中心的24小时值班。全县所有的疫情信息均要通过办公室审核转发,工作量可以说非常大。王财政与同事们一起日夜值守,确保所有信息的顺畅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