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评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之声 > 文明评论 > 正文
以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2021-03-31  宿州文明网

   

  今年以来,埇桥区以改善民生设施为主导,坚持补短板惠民生,强力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工程,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3月19日《拂晓报》)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三年创建,首创首成,宿州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过程崎岖坎坷,成绩实属不易。其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工程是一项重要工作。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项民生工程进展快、成效显、点赞多,持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

  文明创建成果需要不断巩固,打造民生工程应当久久为功。改造老旧小区,可以极大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快马加鞭、苦干实干,有力有序统筹推进此项民生工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把老旧小区改造好,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和认可,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要根据小区所处的环境、位置不同,科学合理制定改造规划,注重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短板怎么补,弱项如何强,既需要专家建议,也要问计于民。多听群众呼声,多汇聚“群众智慧”,共同把这件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使之契合城市发展、传承历史文化,顺应群众意愿。

  现在的老旧小区改造都是集市政设施配套、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综合改造,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聚焦“面子”和“里子”,下足“绣花功夫”。各部门应树立精品意识、落实精准要求,合力推进水、路、电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小区“颜值”,改善群众生活品质。同时,如果条件具备,还可以根据当地人文特色,辅以多种宣传形式,弘扬文明新风尚,延续历史文化风貌,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心灵家园”。

  “三分建,七分管。”改造是短期的,管理和维护却是要下长期功夫的。如果只是一改了之,没有后续措施及时跟进,那么这项民生工程就不能算真正竣工。相关部门要以改造老旧小区为契机,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小区治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不仅可以让新改小区的“颜值”和“内涵”保持下去,更能让广大群众长久享受到这项民生工程带来的红利,不断提升生活幸福指数。(拂晓报 商农)

 

编辑|一审:代璐
二审:李媛媛
三审:李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