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创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共建美丽和谐宿州 > 市区创联 > 正文
埇桥区深化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

2019-01-15  宿州文明网

   

  埇桥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化土地综合整治实践,通过开展田、水、路、林综合治理,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助推乡村振兴。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2018年以来,该区共完成大营镇、栏杆镇、苗庵乡、蒿沟乡、芦岭镇、顺河乡等6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总投资1.67亿元,规模达16.7万亩。以上项目新建混凝土路面146公里,新建各类桥涵1046座,新打机井578眼,新增补充耕地项目建设4000亩,项目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家庭农场、绿色种植等新型农村发展项目蓬勃发展。通过推进土地整治,新增加粮食产能1675万公斤,明显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作质量。 

  加强农村土地管理,重构生产空间。深化土地增减挂钩,加强“空心村”整治,置换出建设用地和土地指标,对实施挂钩项目结余的土地指标,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取得土地收益,支持、拉动美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拆除村庄约9209亩,复垦7254亩。预计可周转用地指标5400亩。同时,稳步推指标交易工作,第一批次528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通过省储备中心指标交易平台完成交易。分别与滁州市南谯区、合肥市达成交易,交易价格每亩40万元,总收益2.11亿元。第二批交易指标去年年底挂网交易,面积800亩,预计收益3.2亿元。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出台《关于推进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让农民逐渐成为农业工人,实现产业发展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规模流转土地12.5万亩,关湖村甜叶菊、沈圩村花木、沟西村西瓜、八张村蔬菜等农字号品牌产生带动效应。目前,已建成的31个中心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超过10万元。

  清理规范闲置土地,发挥土地效益。恢复治理废弃矿山。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水则水”的原则,分类推进各矿山修复项目。至目前,已完成47个项目植树近30万棵,恢复林地约2334亩,恢复草地235亩,治理坑塘水面442亩。部分项目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及周边群众种植习惯,科学地建设一批经济林,交给当地农村集体经营管理,使广大农民群众直接受益。截止目前,全区矿山修复项目中共种植各类果树41980棵,为周边群众持续增收发挥作用。依法查处违法用地。2018年,该区组织清理各类堆场149宗2041.974亩,查处砖瓦窑厂违法用地25宗。处置9个矿山治理项目工程剩余石料,成交额3374.89万元。

  治理采煤塌陷区,打造宜居环境。推进村庄搬迁。2018年共完成6个自然庄搬迁工作,涉及农户943户,3502人;启动桃园镇、蕲县镇7庄1校搬迁工作,涉及农户806户,3419人。完成1个安置点建设工作,启动刘圩七庄搬迁安置区建设工作,保障搬迁群众及时入户新房。积极筹措搬迁资金,申请省级“以奖代补”专项资金2258.4万元,申报材料已经通过省国土厅审核。协调矿企拨付各乡镇搬迁相关资金1.85785亿元。综合开发利用。按照土地复垦资源化、环境治理生态化、资源利用最优化的原则,利用废弃矿区、废弃工厂、塌陷区水面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现代服务业,实现采煤塌陷区由“塌陷包袱”变“塌陷财富”,助推乡村振兴。截止目前,全区已实施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6个,使用专项治理资金7811.48万元,治理塌陷地4424.554亩。(宿州发布网)

责任编辑:郭娟